抒情散文精选200字数
生命里的每一个伤!都是在帮助我们成长。成熟,从来都要以深浅不一的付出为代价。与其竭力找对的人,不如找对的自己,因为,只有自我完善,你才能独具慧眼,有时,放手!才是更大的爱。问问自己:这辈子要怎样过?怎样做一个真实的自我?人生在世,除了温饱,不是就为活一个心境与追求一个美满未来吗?不就是爱你所爱和爱你的人吗?
指缝太宽,时间太短,念念不忘的,终定格成风景。花开一季,愿在一起,别来无恙的,人事却成过去。时间煮雨,成全自己,就然让心,安静一季。月亮儿啊!你熏香而际的那个疼。一记君情,万古怀心,念念不忘的,还是那个人。思不断,紫衣鸾,那年,那月,那天,夏雨淋湿的模样,回眸一笑,含羞草,好个美娇娘,痴恋有心郎。春花那个秋月,夏雨盼到冬至,没有一天不想你!只是,命中注定我不是你的,你不是我的,但!一辈子,我就是你的,你就是我的。思念绕指,欲点机键,却又顾忌,唯!寄语思君,礼物空传,心祝新年那个幸福安康。容颜易老,离死还早,心泉打点滴,仍对你痴迷。岁月真是考证情感的灵药,念多久,思多深,爱你!此生续来世,欠下的,未了的,愿轮回里,少年郎再牵上那个紫衣姑娘,不再是抱着流泪说再见。
灯火阑珊怎比得芙蓉月色之皎洁,乐韵悠扬怎比得清风逍遥之抚心,灯红酒绿怎比得纸墨诉心来得痛快。此夜,难得的清静,一人一烟一茶,香味缭绕,思想开闸,开始想你们了!人一有了家,就有了归宿,恰如鸟归巢,心有属,再累再烦再忙,始终归于一个方向,那就是家!一友说:我恋家顾家守家,只为一字“爱”!觉得有理之余,整天心魂归一,难免缩小了两个人的自由空间,自然而然会失去美感。所以,适当的距离与短暂的分开,未免不是种调节。一个人,从起初的把爱全部给了一个人,再到把爱分成几部分,给老人给孩子给爱人给知心,那样!自我觉得,灵魂才是丰满的。“他能陪我,我能陪她,就觉得幸福满满!”本来很正常的相依相守,在某些人心里却觉得奢侈,到底为何会如此?皆因太过珍惜或太小相聚,又或是太过依赖的缘故吧。
这是黎明前的前奏,这美丽的景色萦绕在心间,定格在永恒。我望着东方的天边,淡蓝色的天空被初升的太阳画出了一条完美的弧线。好比天地之间,万物都仿佛在那一时刻静止,刹那间,构成了一副迤逦的画卷。
我感谢黎明给我带来这素洁的画面,它是自然赠与我的礼物。看那天地日月,恒静无言;青山长河,世代绵延。我沐浴在这唯美的初晨,聆听着万物的复苏,鸟儿的晨唱,涓涓的细流……
黎明好比像重获新生的自由源泉,它给我带来的是对人生的追求,人生向往的完美诠释。在我看来,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,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是崭新的,它们等待着我们去描绘,等待我们去勾勒。黎明把尘封落寞的往事抛在了昨天,它会让我们不再祭奠曾经的韶华。
我喜欢自己静静的享受黎明的美景,它会让我回想起那些曾经欣怡的画面。我也同样会想起我的人生,多么希望有一天人生辉煌的像黎明一样韶华旖旎,它使我的思绪对现在,对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幻想与期待。
然而,黎明毕竟是短暂的,黎明过后,旭日东升,火红燃烧的太阳毅然勾勒出天边的云彩,世间变得不再那么静谧恬淡。我们谁也改变不了自然的规律,因为黎明就像自然界中那一缕瞬间即逝的花火。
不管是走路,还是吃饭,运动亦或是坐着,许多人,许多事,好像都在我的身边徘徊,令我无法躲避。
偶尔,一个人独处时,会思考,是物质决定意识,还是意识决定物质?相信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,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。在我的世界观中,我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,所以我也是一名唯物主义者,但是有时又想,那电脑的发明,是现有关于电脑的想法,而后电脑才被发明出来,想着想着,大脑便出现了混乱,无法再思考下去。
在这茫茫人海中,人们都在想些什么呢?这是一个多么深奥的问题啊!我永远也无法想象出别人的心中在想些什么?但不管人们怎么想,我们都是无法猜想出来的。寒碜的牵牛花,原本在山间开放;常春藤的跟,应该是扎根在乡村的泥土中吧!有时候,实在难受,就想想这些无聊的问题。
有的时候,压力过大,便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处在精神分裂的边缘,会不会出现精神分裂,如果精神分裂,那会是什么感觉呢?想着这些无聊的问题,有时候,连我自己都认为自己真的有时候蠢得要命。而自己唯一可以做的,那就是关上手机,躺在床上,好好的休息一天,第二天醒来,就会发现,一切都又是一个新的开始。
于是,明白了一个道理:除却可见可感,“雾”还可以用隐喻的方式呈现。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,学得了物理学的“水的几种形态”,液化、气化、升华、凝华云云,把雾的前世今生解释得清清楚楚,只是在明晰的阐释下,显得是那么的索然无味。于是,自我总结曰:文学的东西,无中生有,在遮遮掩掩中尽添遐思,教人神往;科学的东西,有中生无,在清清爽爽中极尽瘦身,味同嚼蜡。雾的文学和科学,亦然也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雾褪去了它绚丽雅致的外装,变得斑斑驳驳甚至让人咬牙切齿起来。“某某遭遇雾霾天气,堵车蔚为壮观”、“千里畅行,因茫茫雾霭所限而成为空谈笑论”、“出门要戴口罩,咄咄怪事何时可了”、“雾霭凶猛来袭,准备好了么”等等,其出现频次越来越高,越来越常态化。与之相对应,雾霭成为了自然灾害需要预警的对象之一。惯于理论总结和提炼的专家高人们,则从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”的高度,深刻分析了欧美国家所走过的以“雾霭”形式出现的污染老路,对其“见物不见人”的机械发展主义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批判。尤其是“雾都”伦敦得名的来龙去脉,更是充满了心酸的教训。此时的雾,除却厌恶与可恨,何曾有半分的可爱可言呢!
一个可以陪我很久很久的人。
有的时候,我们需要的不是海誓山盟,
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,而是最温暖的陪伴;
有一个人能让你随时随地想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