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清玄散文《随风吹笛》文章、阅读题、答案。急

访客9小时前大学散文4

随风吹笛(14分)

林清玄

⑴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。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。侧耳仔细听,那像是某一种音乐,我分析了很久,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,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,也没有那么高扬。由于来得遥远,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;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,而且天上还有雨,它还能穿过雨声,在四野里扩散呢?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,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。

⑵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,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,我的后面是一座山,前方是一片麻竹林。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,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。

⑶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?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,竹林是最神秘的,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。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,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,唯有竹林的密叶,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;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,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,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,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。因此自幼,父亲就告诉我们“逢竹林莫入”的道理,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,像刺竹林。

⑷这样想着,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,在稻田田埂坐下来,独自听那一段音乐。我看看天色尚早,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,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——我想,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。

⑸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,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,它像一片乐海,波涛汹涌,声威远大,那不是人间的音乐,竹林中也没有人家。

⑹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,风是指挥家,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。原来竹子洒过小雨,上面有着水渍,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。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,即使有雨,也阻不住风,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,配合着竹子的笛声。

⑺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,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,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,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。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,每年到冬春之交,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,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。

⑻我有一个朋友,偏爱蝉的歌唱。孟夏的时候,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,为的是要听蝉声,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,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。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,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,一时万蝉齐鸣,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,那种经验的美,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。

⑼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,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,山风吹抚的声音,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《溪水》的录音带,在溪水琤琮之间,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,盈耳绕梁,久久不灭,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,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。

⑽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,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。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,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,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,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,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,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,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、悠远、绵长的声音。

⑾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,后来我去了几次,不是无雨,就是无风,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。我才知道,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,它的变化无穷,是每一刻全不相同,如果没有风,竹子只是竹子,有了风,竹子才变成音乐,而有风有雨,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,竹子才成为交响乐。

⑿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,当有人说“风景美得像一幅画”时,境界便低了,因为画是静的,自然的风景是活的、动的;而除了目视,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,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。世上有无数艺术家,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,但再好的艺术家,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,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,还是活的,时刻都在变化的,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。

⒀最重要的是,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。自然是没有结局的,明白了这一点,艺术家就难免兴起“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的寂寞之感。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,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;人能录下蝉的鸣唱,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。

⒁那一天,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,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,等我走出竹林,夕阳已徘徊在山谷。雨已经停了,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,把尘俗都洗去了。

⒂我感觉到,只要有自然,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。

(原文有改动)

17.阅读第⑴段,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。(3分)

答:

18.第⑿段中加点的“双重的组合”指什么?(2分)

答:

19.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,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。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。(4分)

答:

20.依照第⒀段画线句,用“人能……,但永远……”的句式仿写。(2分)

答:

21.文章最后说“只要有自然,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”,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?(3分)

答:

17.(3分)清晰、高扬、穿透力强

18.(2分)活的画面和声音

19.(4分)①被笛声吸引,②被笛声震撼,③感动于笛声,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。

20.(2分)例:⑴人能录下昙花翕合花瓣的声音,但永远不能聆听到它绽放生命的欢快。⑵人能绘下劲松参天挺立的英姿,但永远不能再现它破坚石而出的毅力

21.(3分)自然是美丽的,自然是时刻变化的,人们应该时时体验自然,感悟自然,融入自然,生命就会有价值,生活就会有意义。(意思对即可)

相关文章

400字的名家散文有哪些

一、400字的名家散文有哪些 1、《花拆》 张晓风 散文 花蕾是蛹,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。花蕾是正月的灯谜,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。花蕾是胎儿,似乎浑淹无知,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...

张牧笛写作及出书情况

张牧笛自幼展现出了非凡的写作才华。在2004年,18岁的她凭借散文《钓鱼》荣获第二届“梁斌文学奖”全国大中小学生征文大赛一等奖,此后,她的作品不断取得优异成绩,如散文《爱的怀念》和《橙橙》分别在第五届...

诗文朗诵的诗词

朗诵的就不能太短,李白的《将近酒》还行。 《将近酒》 李白 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 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 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 天生我材必有用,...

推荐一篇你认为最经典的散文

一、推荐一篇你认为最经典的散文 回望经典 江苏省前黄中学 王汝娟 人的家园不止是一块特定的土地,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。这心情一经唤起,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。 ――史铁生 有一个精灵,徜徉于三秋桂子、...

催人泪下的诗朗诵稿

妈妈别哭》 妈妈别哭,我现在已没有痛苦 不用再看我,你一辈子也会记住 地震来得那么唐突 没有什么可以遮护 幸存的同学真让人羡慕 那一刻,求生的愿望强烈却茫然无助 妈妈别哭,我不能陪你走今...

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——有感

一、教材解读 1.课文简说。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、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,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。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;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