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
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
这些年来,这类命题方式,已广泛而频繁地被语文老师运用到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去了,诸如《——迷》、《我当——》、《我第一次——》、《我学会了——》、《请到——来》、《——给我温暖》、《我常常想起——》、《——,真有意思》、《——的一堂课》。《——见闻》、《——一角》、《怎样学——》、《读——后感》等等,都属这类作文命题。
考试时遇上了这类命题样式,并要写好这类作文,必须注意以下两点:
一是认真审题。大凡这类命题样式,命题者在题目的前后总会有比较具体的要求的,对横线上所填入的内容,更有明确的提示,而这些要求或提示正是正确、全面审题的前提,一定要仔细审清。
比如《我学会了——》这个题目,命题者对横线上填人的对象作如下提示:“凡是你生活、学习实际中确实学会了的,都可以写。
审题时,可以从这一提示中确定选材范围(是生活、学习中的),确定写作对象(技能、方法)。这样审明白了,心中有谱了,还得注意前面的“我学会了”。所谓“学会”,“学”反映一个过程,是“会”的前提,“会”,则反映了这一过程的程度和结果,是“熟练”和“能运用”的体现。“会”可以说是题眼,如果忽视了这一题眼,必定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文章的中心。认真审明“学会”的含义,对确定填人横线上的写作对象,很有作用。否则,你可能填人的写作对象只是“学了”或“会一点”,而不是“学会”。
二是认真选材。这类作文的选材与在横线上填人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,只是前者具体后者概括而已。因而,要所选材料达到新颖独特,首先横线上填人的写作对象必须新颖独特,与众不同。怎样才能如此呢?要有发散性思维,或者要有求异性思维。这就是说。面对考题,先进行一番发散性思维,即跳出命题者提示的写作对象进行广泛的思考,想到很多很多。然后集中起来,分析比较,逐一筛选。筛选的原则是自己最熟悉、感受最深刻的,别人没有经历过,或根本想不到的。这样的写作对象一经确定,选择材料也就有依据了。
有一年,一所初中的作文考试题目是《我第一次———》,面对这样的考题,我们应该怎样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,充分展开了求异思维呢?我们应该怎样写,才能得高分呢?
题目:我第一次———
审清题意
这是半命题作文,题目所给出的一半“我第一次”是对内容的限制,要求写生活中的某种第一次经历,题目中所要补充的一半,是习作者的亲身经历,如第一次种花、买菜、做饭、洗衣服、坐飞。机、制做科技小制品等。
确定文章中心
记叙生活中的第一次经历的事情,说明从中所受到的教益或产生的欢乐心情。
在生活中,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太多了。但事情有大、小、好、坏之分,应该选择有意义的事情来写,第一次做事情做的成功,会产生喜悦;第一次做的失败,会留下深刻的教训。事情的成功与失败,都会对同学有教益。为什么有的同学观察的非常细致,可写出的文章却有不少毛病呢?没有意义呢?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对材料进行加工、提炼。
1、加工提炼材料。
我们知道,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生活,但生活和文章之间不能划等号。生活不等于文章。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之后写出来的。所以,我们在观察生活,获得写作素材之后,还必须认真进行研究,哪些地方要补充细节,哪些内容应该舍弃,经过周密的思考,经过周密的分析,精心组织材料才能写出中心明确而又有意义的文章。
2、要学会在文中穿插写其他人物。
写自己第一次经历的事情,要用第一人称,这样写真实可信亲切感人。为了避免叙述呆板,可以在故事中穿插有关的人物。我们发现不少的同学在作文中,常常只管写“我、怎样怎样做”,“我怎样怎样说”,忽视了有关的人和事,因市把故事写得呆板、枯燥。其实生活中,我做事情往往会涉及到其他的人和事。如果在作文里能够有选择地穿插写有关的人,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。叙事当中穿插写人,不要节外生枝、画蛇添足。穿插写其他人物,要能帮助突出中一心。叙事中穿插其他人物,但仍以写“我”为主。巧妙地穿插可以使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。
3、会用点题的方法。
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,要学会用简炼的语言点清题意,这是小学生写作文的基本功之一。学会点题加强文题和内容之间的联系,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,在何处点题应当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定。可以在篇首、篇末或篇中点题之法,落笔重在故事情节的关键之处。在篇首点题,重在开宗明义;在篇未点题,重在深化中心;在篇中点题,重在因势利导。点题之笔要精炼,富有概括力,具有启发性。
怎样能写好作文?
初中作文和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是一样的,所以把下面的高考作文方法摸透,初中作文的写作就很简单了—— 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,高考作文也不例外。现把我个人多年的作文经验技巧叙述如下: 我认为,“技巧”其实就是一种规律,通俗的说就是一套公式,所以,我也常把我的这套高考作文技巧叫做“高考作文公式”。 公式如下: 1.确定作文体裁,一定要写散文(除非题目要求写成其他体裁,但现在绝大多数都要求体裁不限。)为什么写散文?因为散文的特点是“形散而神不散”,而我们平时准备的素材又都是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,是“散”的,为了同一个主题,可以把你日常搜集到的素材归整到一篇文章里,形成同一个“神”,这就是一篇散文了。 2.确定作文题目。如何写好题目呢?要运用知名的歌曲、歌词、典故、名句、谚语、成语或者其转化形式,使标题新鲜,动人,让看试卷的考试感觉眼前一亮,或产生共鸣,就达到目的了。比如:《有了奋斗,成功还远吗》、《把心儿打开,让诚信进来》……这个要自己多琢磨,多体会,你会发现其中的妙处和经典所在的。 3.开篇第一段,起笔就应当写排比句,而且是一定要写成排比句,并且要注意,三句排比的字数要稍微长一些,写完三句排比后,再加一两句综述性的话(就是与作文主题有关的话),做结就可以了。这样第一段写完后,大约字数为“占作文纸张的四行半”,这样的字数是最合适的,也是最让人“赏心悦目”的,好似黄金分割一般。不信的话,你现在就可以先在作文纸张上写四行半看一下,的确是要比整三行、三行半、整四行、整五行……要好看的。至于为什么必须写成排比句?因为,阅试卷的老师当一拿到你的卷子,一开篇读,就感到了一股气势。 4.主体部分,即第二段至第五段(共4段),这一部分,都用一个模式即可。即:每段开头先写一句综括性的话(句子),然后,在后面围绕着它展开写一些与之有关联的句子,也就是说,第一句就是中心句,后面的句子是分句,每个段落大约也是在四行半至六行半即可。第二段至第五段(共4段)都要这么写就行。 5.最后一段,照应标题和首段,写一些与作文主题(即“神”)有关的话做结尾就可以,最好写的有“意味深长”的感觉就更棒了,比如写完后,加上个省略号,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。这一段大约也是占作文纸张的四行半即可。 6.字迹一定要写好,写工整,写认真。有时候字的好坏比作文的内容更重要!切记,切记!!!! 综上所述,只要严格按照此“作文公式”去写,就一定会写出高分作文,满分60分的作文,至少要得54分以上。我的高考作文就得了57分。 最后,祝你的作文水平步步高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