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学会承受”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如何开头结尾,内容有何素材?谢谢
以“学会承受”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如何开头结尾,内容有何素材?谢谢
心 灵 的 承 载 量
一辆卡车有一个承载量,超过了这个承载量,它便会停滞不前甚至支蹋架散;一个人的心灵也有一个承载量,一旦超载,它便会扭曲变形。
每天早晨带着妈妈“注意安全”的叮嘱出门;每天望着老师饱含期望的目光;每天感受同学友爱的笑容;每天读着那印满铅字的书本和资料……我们的心灵承载着一份重量――爱的重量。
每天听着别人优秀的发言;每天望着别人作业本上的“ ”和自己作业本上的“ ”;每天想着不久就会到来的高考……我们的心灵承载着又一份重量――竞争的重量。
常常忍受疲劳的折磨,常常面对失败的压抑,常常感觉无奈和无辜……我们的心灵依然承载着一份重量――困难的重量。
这些重量加在一起,很重。可是我们的心灵在承载的同时,又在不停的“减负”:我们让自己健康地成长;我们不停地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;我们每天对同学报以同样友爱的微笑;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,解决困难;我们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,奋力地赶超别人……这些都是我们的心灵在不断承载的同时,又在不断地卸重。
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又上心头。”“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”李煜、李清照、陆游把亡国之痛、相思之苦、难酬壮志之悲融入了字里行间;少年时代的高尔基把艰苦生活的重压放入了一本一本书籍里;鲁迅把忧国忧民的重量放在他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尖上……
我们的心灵别无选择地要去承受一份又一份重量。为了使我们的心灵不扭曲,不碎裂,我们只有用适当的方式去不断地卸下重量。如果不想方设法卸下那一份又一份心灵的重量,我们的心灵就会超载。
有人因求职失败而自杀;有人因高考落榜而堕落;有人因感情失意而变态;有人因工作不顺而失落……这些,都是一颗颗心因为超载而走向毁灭,都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。
承载一份爱的重量,我们应该付出同样一份爱;承载一份竞争的重量,我们应该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战;承载一份挫折的重量,我们可以付出同样重量的决心和汗水……只有这样,我们的心灵才会永不超载,永葆青春。
高考作文 素材
角色转换之间 我家隔壁76岁的老张,时常犯纳闷:在好多方面越来越与子女们观点“不一致”。用他的话说是,有时真搞不懂我“大”还是他们“大”? 大儿子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。当年,是老张从教他《三字经》开始,言传身教地把他培养大,考取了大学。可前些年,儿子对他在饮食上就有意见。说老爸喜欢吃“霉”的东西不对,什么霉菜梗、霉豆腐的,没有营养可言,叫老爸要科学进食,注意食品营养合理搭配。 二女儿在子女教育上讲究平等教育,没大没小的与女儿讲平等。老张就是看不下去。说:“大人没有大人的样子,搞不清谁是妈妈谁是女儿.这样不行!”可偏偏这孙女吃她母亲的那一套。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好学,居然考入了南京大学。二女儿还时常对老张说:“你小时候管得我们很严了,严得叫人受不了。现在子女教育要学西方人的那样,搞亲子教育”.真叫老张很郁闷。 是啊!自从自己退休以后,子女们与自己的观点越来越不同了。他们不但对于老张对生活的主张有意无意地表现出现同看法,而且还要安排起老张的晚年生活。什么学电脑、学开车啊等等的,都是儿子和女儿们商量给父亲的。这些,本来老张是不想做的,但儿子和女儿一定要他学,还振振有词地说是“老有所为,老有所乐!” 对此,老张也认了。因为是他们子女的促动,才使自己学会了开车,学会了电脑,生活质量比自己年轻时大有提高。真的,老张和子女们的角色,已这样不断地转换着。子女们小的时候,是老张手把地叫写字。儿子上大学去的路上,老张还是不断地叮咛如何如何的……。而现在,好多老张不会、不懂的东西,都是由子女们来指导的。这不,前几天老张电脑坏了,一个电话由儿子给予“系统重装”,还教了好多电脑操作技术。 对于老张与儿子们的角色转换,我早就有观察并在作思考了。我的理解是:这种角色转换之间,体现的是人类新老更替发展的必然规律。为什么这么说?主要理由有三: 首先,古人云“青出于蓝胜于蓝”。儿辈们的知识在达到一定时间段,是应当超越父辈的。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浪更比一浪高呢?答日:这是必然的。试想一下,如果父子角色不转换,儿子永远在父亲的指点下生存,所具备的在自然界获取财富的能力永远超不过上代,时代还会前进吗?我们人类的物质生活还有指望不断改善吗? 其次,时代在进步,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。后人的研究成果,一定是他的前辈所不了解的。当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字时,一定不会想到现在人子孙们用上了电脑,而且利用计算机的运算,把卫星都送上天了。 其三,医疗技术的发展,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。好多以前不能根治的疾病,用现代医疗手段,可都能妙回春了。这当中的中坚就是被老一辈调侃为有代沟的中青年医师.他们经验丰富,眼明手快,代表着当今医学的发展方向. 所以说,父辈与儿辈的角色转换,其实是自然界的规律。有了这一规律,才使我们的人类社会不断进步,才使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美高,才有了老、中、青干部的让位交替,使国家建设后继有人,才使我们人类的发展前景更广阔、更远大!